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研究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研究
[摘要]亲子关系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父母在亲子关系类型上的问题集中在期待型、焦虑型、过分纵容型和干涉型。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应从更新父母教育观念、提高亲子沟通水平、提高父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号〕1671-2684(2011)10-0004-03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人生中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心理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不可替代、持久和稳定等特点。日本学者佐间竹敏说:“无论基于何种理论进行研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儿童从婴儿期到儿童、青少年期人格形成(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由于亲子关系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亲子关系已成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当前家庭教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1.亲子关系对孩子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1.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是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基本条件
对此,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依恋是人类最原始、最深远的情感,是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儿童早年的亲子关系是决定其依恋能否得到满足的主要因素。鲍尔比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建立一种温馨、亲密、稳定的关系,婴幼儿在其中既感到满足又感到快乐”。另一方面,不少学者对儿童情感剥夺后果的研究也证实,从小失去父母关爱、依恋需求极度缺乏的孩子,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长大后可能形成冷漠、多疑、过度自我保护或攻击性强等不良性格。
2.亲子关系的类型和特点直接影响未成年子女的性格特征
中国学者孟毓群在关于亲子关系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人格特质影响的研究中提出,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人格特质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准父母把自己的抱负或希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忽视孩子的天赋和倾向,希望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或标准去做,但孩子的能力和倾向往往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这容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情感冷漠,没有生气,生活中缺乏自我支配的能力,最终造成自卑或适应不良。溺爱、盲目顺从的亲子关系容易导致孩子情绪发展障碍,缺乏自我控制,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人缺乏协调。 如果母亲采取保护性、不干涉性、通情达理性、民主性和宽容性的态度,儿童青少年就会积极向上、友善相处、情绪稳定;反之,如果母亲采取拒绝、干涉、纵容、支配、专制和压迫性的态度,儿童青少年就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不稳定、叛逆性强[1]。上述研究与东京学艺大学、田中教育研究所名誉教授新川藤郎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3.亲子关系不佳是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不良亲子关系的种种表现中,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态度和方法不当。例如,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视、漠不关心、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和沟通,经常贬低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除了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外健康的家庭夫妻关系,还可能因得不到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担心、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叛逆、反对、退缩、攻击、离家出走等行为问题。日本东京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冈本顺子对初高中学生逃课、家庭暴力等不良行为的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84名学生中,有82名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不良有关。 相关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发生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呈现高峰,不仅对青少年儿童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而且也成为家长自身心理困惑和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4.亲子关系不佳可能是儿童心理障碍的根源
由于亲子关系的特殊稳定性,一旦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父母与子女双方就会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前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米亚西谢夫等指出:“许多神经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敌对关系。”[2]“严格的管教,有时还伴随着相互矛盾的禁止,常常成为神经症、癔症和心理抑郁症的滋生地。”[3]我国学者罗伯威、陈家林曾对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亲子关系中等及较差的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亲子关系较好的学生。[4]事实上,不良的亲子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会体现在孩子身上,也常常会体现在父母身上。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国内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亲子关系作为中介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性格等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对学习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的人格特质,因此亲子关系也是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我国儿童青少年亲子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父母在亲子关系上显然比西方国家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现实中,这种相对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孩子接受父母正面教育的催化剂,但也可能使孩子容易受到父母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为开展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以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孟毓群教授的研究最为完善。2004年,孟毓群运用亲子关系量表对482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如下[5]:
基于以上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儿童对亲子关系评价的百分位排序。最低排序(20百分位以下)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析,对于我们客观评价家庭教育现状很有启发意义。详见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对亲子关系评价的总体情况如下:
(1)在学生对父母的评价中,问题最严重的两个类型是期待型(d)和焦虑型(f)。百分位数在20以下的百分比统计中,父亲期待型(d)和焦虑型(f)的比例分别为67.6%和70.5%;母亲期待型(d)和焦虑型(f)的比例分别为79.9%和89.2%。这就是图1中曲线所示的两个峰值。
期望型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忽视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倾向,总是期望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要求的去做,甚至用命令或强迫的方式进行监督。这样的期望和管教,往往会使孩子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不安全型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对孩子过度担心和过度保护,对孩子在生活起居、身体健康、学习、交友等每个细节上都给予过度的关心和帮助。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其他一切都由父母来包办。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实践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很少,有的孩子表现出依赖,有的孩子则表现出叛逆。
(2)父亲溺爱型(g)、母亲干涉型(e)和母亲溺爱型(g)也存在明显问题,20岁以下的比例分别为52.7%、65.8%和66.2%。溺爱型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会无条件满足。干涉型的主要问题与期望型大致相同,为了让孩子更好(学习、健康等),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尽力帮助和指导,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唠叨、严惩,甚至强迫。
上述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当前青少年亲子关系状况不容乐观,也意味着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和引导,改善亲子关系。
3.帮助中小学生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改善不良亲子关系
1、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必要前提
有学者认为,父母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和家庭氛围,影响亲子关系,最终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我国中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才观念上,片面认为只有高学历、高收入的才是有才华的,从而导致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倾向,对教育抱有明显的过高期望。在亲子观念上,很多人仍然把孩子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亲子一体意识比较强,导致教育方式专制、中心化,严重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在儿童发展观念上,忽视儿童主体地位的片面主导观,导致很多家长期望过高,揽下责任,完全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人为地制造过多的压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因此,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是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
2.提高亲子沟通水平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
大量的咨询案例表明,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源于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需要靠父母和子女双方通过平等的沟通,增进相互了解,这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改善不良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要达到这个目的,父母和子女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必须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相互理解、求同存异。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和子女在态度和方法上能否正确、恰当地进行沟通。从父母的角度看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研究,正确的沟通,首先要理解和体会孩子的意愿,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其次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研究,要学会换位思考,试着去感受和体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如沟通中调整心理角色的技巧、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选择沟通场所和时机的技巧、处理不同意见和化解矛盾冲突的技巧等等。父母与子女之间正确沟通的水平越高,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就越牢固。
3. 改善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不佳的原因多与父母情绪不稳定或心态不平和有关。天津师范大学贾晓波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天津市100对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试分析,发现母亲心理健康与孩子心理健康显著相关[6]。提高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发现和改变原有观念中的不合理因素,调整错误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过高的期望值,保持平和的心态;其次,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最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克服暴躁、冷漠、多疑、唠叨等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4.建立和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体系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完备、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援助体系。这一系统在亲子关系建构中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环境改善,特别是通过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来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二是父母自我成长,特别是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帮助父母全面提升育儿观念和能力;三是工具性援助,包括针对具体问题的咨询指导、负面情绪的宣泄等。在孟毓群教授组织的亲子关系调适实验研究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成功案例充分表明,通过学校、家庭和专业人士的密切合作与共同努力,已经构建了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构与改善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7]。
注释和参考文献:
[1]孟毓群(主编).未成年人亲子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84-85。
[2][3] (俄)BA .家庭心理气氛与儿童健康的关系[m].转引自陈逸君主编.为了下一代.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136。
[4]罗伯炜,陈家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1985(6).
[5]孟毓群主编.亲子关系与家庭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1。
[6]孟毓群等.亲子关系与中小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2。